中華不銹鋼網編輯人員獲悉:來自中國的部分不銹鋼產品享受了不公平補貼,將被征收17.2%至28.5%不等的進口關稅,所涉中國鋼鐵企業包括河鋼集團、首鋼集團、沙鋼集團等。歐盟將于25天內舉行聽證會,這些企業可在聽證會上提起申訴。
近年來,歐盟已多次實施針對中國鋼材的反傾銷措施。歐盟宣布未來五年對進口自中國的熱軋板卷征收18.1%至35.9%的反傾銷稅。
中國商務部貿易救濟調查局局長王賀軍此前表示,中方對歐方在鋼鐵領域所表現出的貿易保護主義傾向表示高度關注。實施貿易保護措施不僅無助于從根本上解決全球鋼鐵產能過剩問題,反而會對正常的國際貿易秩序形成阻礙,不利于全球鋼鐵產業持續發展。
中國環保限產新政:理論上影響2100萬噸粗鋼產量!
為了達到這一指標,文件要求鋼鐵焦化鑄造行業實施部分錯峰生產。石家莊、唐山、邯鄲、安陽等重點城市,采暖季鋼鐵產能限產50%,以高爐生產能力計,采用企業實際用電量核實。
京津冀地區粗鋼產量約占全國的20%,若該文件中措施得到完全落實,將導致2100萬噸粗鋼產量受到影響。巴克萊并不認為這樣大規模的實施限產切實可行,而更應該將這一數字視為限產上限。
本采暖季“硬指標”霧霾預警不多于23天
通過虛報閑置產能,減少對有效產能的影響;
通過使用高品味鐵礦石,達到降低焦比提高產出的目的;
從其他企業購得電量配額,保證生產活動的持續等等。
巴克萊預計鋼廠可以通過以上措施規避近85%的冬季產出限制。
不過巴克萊也指出,此次中國政府對于減少“霧霾預警日”的要求將非常嚴格,違反相關限產規定的鋼廠很可能受到嚴厲懲罰。
中華不銹鋼網編輯人員獲悉:巴克萊預計限產措施最終將影響660萬噸粗鋼產出,約占全國產能的2%,比理論上的2100萬噸更合乎情理。